安全性/
安全性/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:吸入、食入,经皮吸收。
健康危害:对眼、上呼吸道、皮肤有刺激作用。摄入引起恶心、呕吐、胃肠道刺激、惊厥、昏迷。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急性毒性:LD501230mg/kg (大鼠经口);1580mg/kg(小鼠经口)
对生物降解的影响:水中含量350mg/L时,萤光假单孢菌对葡萄糖的降解受抑制;水中含量大于1000mg/L时,六安,对葡萄糖的降解受抑制。
危险特性:遇高热、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,有引起燃烧的危险。
燃烧(分解)产物:。急救措施皮肤接触:脱去污染的衣着,用大量流动清水**冲洗。
眼睛接触:立即翻开上下眼睑,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。就医。
吸入: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保持呼吸道通畅。呼吸困难时给输氧。呼吸停止时, 香料,立即进行人工呼吸。就医。
食入:给饮足量温水,催吐,就医。
灭火方法:雾状水、泡沫、、干粉、砂土。
FEP 和PTFE 一样,耐一切溶剂、浓酸、碱、氧化剂,食品 ,除了熔融的碱金属、氟、某些氟化物如ClF 3在高温高压下以外,在高温下在、、98%酸(发烟)、35%、50%中,均不发生变化。
气体和液体通过FEP 的渗透性较低,浸蚀性介质的扩散时间取决于厚度和使用温度。FEP 的渗透性低于PTFE 。
FEP有着理想的介电损耗角正切值和介电常数,在宽广的温度和频率范围内很少变化,厂家,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也很高,仅在200℃时略逊于PTFE,FEP 耐电弧性高,在电弧放电时在其表面不生成碳化痕迹。介电强度随试样的厚度增加而下降,但在较大的厚度范围内保持足够高。